台中新開了一間很有特色的港式餐廳,店名非常有意思,"煲底"在香港話是傳統電鍋身體部分,不過其實現在又有另一個含意,就是指香港金鐘立法會綜合大樓地下的示威區,因為立法會會議廳建築外觀圓圓的,看起來電飯煲,所以位於其正下方的示威區被稱為"煲底"。
老闆是一個香港媽媽,因為香港動亂不安,所以特地帶孩子一起搬來台灣居住,和之前介紹過的"此木二水"老闆很類似,餐點賣的是香港家鄉味的簡餐飯類,口味還不賴,手工脆皮燒肉很有水準相當推薦,隨餐還會附港式老火湯和茶飲,C/P值不錯,每日只有營業中午三個半小時,店內座位不多,想來吃的朋友建議要提早一點來喔。
店家位置在大墩十街和大同街的交叉口,店面招牌看起來相當顯眼,很有港式餐廳的FU。
座位都是雙人桌,可自行移動併桌,位子數還蠻少的,只有12個,幸好我有提早來,我來沒多久就整個坐滿了。
絕大部分客人都是香港人,應該是知道同鄉開店特地來捧場,給人感覺香港人真的是很團結耶!!
老闆應該也是一個對香港政治深深感到憂慮及不滿的人,從店內裝潢就可以發現了,後方玻璃櫃和牆壁上都是滿滿關於香港反送中的報導及標語。
這個就是香港媽媽老闆,人還蠻親切的喔,她聽得懂國語,但是不太會說就是了。
貼在櫃台上的這個告示標語有種莫名好笑XD
七大武器之首的折凳 !! 還是巴士站造型,超特別,老闆娘說這個是她小時候家裡的,很有歷史了。
開水自取,旁邊是筷子和調味料。
MENU
賣的東西並不多,主要是以飯類為主,有手工燒肉飯、秘製鼓油雞飯和是日蒸飯,另外還有賣養生湯品和飲品,搭配飯類都有特價。
廚房牆壁上的黑板也是餐點MENU。
廚房其實不是只有媽媽一個XD,不過餐點還是要稍微等上一段時間。
手工燒肉飯/肉增量 $180
MENU上沒有寫得很清楚,我以為只有一盤飯,沒想到還有附溫茶和熱湯,早知道我就不點飲料了XD
茶是天仁茗茶的烏龍茶,茶香深沉韻味濃郁,還不錯。
湯是用迷你小電鍋盛裝,這個電鍋身體在香港就是叫"煲底",整個和店名相呼應,還蠻有意思的。
今日湯品是木瓜白木耳豬骨湯,港式道地老火湯,湯料非常多,很真材實料,味道清甜溫潤,相當順口好喝。
除了主菜燒肉外還有高麗菜和一顆荷包蛋,和台灣港式燒臘店那種三菜一肉的燒肉飯不太一樣。
這個半熟蛋煎得真是漂亮啊 ! 那個蛋黃彷彿快要衝出來的感覺。
金黃蛋汁汩汩流出的畫面實在好誘人 !!
燒肉我有額外增量,一共有六大塊,肉看起來都蠻大一塊的,賣相也不錯,有讓人流口水的感覺。
外皮和肉已經脫離了,一挾就掉,有點可惜,不過這個外皮真的蠻好吃的耶!酥脆帶油香,多嚼幾下還會有鹹味出現,滋味實在迷人。
燒肉的肥肉比例不多,幾乎都是瘦肉,肥肉軟嫩不油膩,瘦肉紮實帶有咬勁,口感有不同層次,可惜外皮脫落了,如果連同酥脆外皮一起吃就會有三種口感。
高麗菜炒得好好吃,鮮甜爽脆。
白飯是用一般白米,不是煲仔飯那種長米,飯有淋上一點醬汁,不會整個沒味道,只不過...飯好像有點沒煮透的感覺,吃起來有點軟硬不均,可能是現場客人太多店家疏忽了。
覺得味道不夠的,櫃檯處和後方開水區都有醬油可以拿來加。
不小心淋太多了...還好他們的醬油不會死鹹,味道是甜甜的,應該有加了蠔油在裏頭 ?
秘製鼓油雞飯 $120
這個秘製鼓油雞飯就沒有附荷包蛋了,有確認過不是店家忘了給,我是覺得兩個飯價格都一樣,要有荷包蛋會比較好,至少看起來不會感覺有點空虛。
鼓油雞,就是俗稱的醬油雞,雞肉鮮嫩油滑,切得很大塊而且沒有骨頭,吃起來很過癮,不過和脆皮燒肉相比,我還是比較喜歡脆皮燒肉多一點,那個皮實在好吃啊~~
這一盤的白飯就沒有半生不熟的感覺了,應該不是同一鍋飯。
檸檬薏仁湯 $60
餐點加點只要30元,雖然便宜,但是其實餐點就有附烏龍茶,說實在的也可以不用點。
不太像在喝飲料,比較像在喝甜湯的感覺耶,吸管還是玻璃做的,很用心,只是...有點不夠粗,杯底的薏仁不太好吸啊~~
店家的餐點整體來說不錯,主菜肉類都很有水準,不是港式燒臘店那種可比的,尤其脆皮燒肉真的很推 !! 不過配菜有點少,會給人有點空虛的感覺,要是能多個一兩樣會比較好。
湯的部分有令人驚艷到,料多味美,港式老火湯真的名不虛傳,而且點餐就有附湯,整個C/P值還不錯,對港式特色料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吃看看喔。
地址 : 台中市西區大墩十街34號
檢視較大的地圖
電話 : 無
營業時間 : 11:00 - 14:30(賣完為止,星期二星期三公休)
消費方式 : 現金
店家臉書粉絲頁 : 煲底 bodium